第一次聽到Quiet Time這名詞,是在廣播call in 裡聽到一位人住美國的台灣婦女說的。她的女兒在美國幼稚園就讀,老師會訂出一個Quiet Time給小朋友,大約十分鐘,這段時間,小孩們只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做自己的事,不可以和鄰座的人交談互動,目地是為了培養小孩和自己相處的能力與習慣,於是即使在一些美國家庭裡,父母對小孩的教育亦是。當兩三歲小孩仍懵懵懂懂時,若哭鬧不停無法受教,長輩就會把孩子單獨留在一個房間裡,讓他自己獨處幾分鐘,等小孩情緒平復後,父母才和他們開始談話溝通。

我很喜歡這樣的教育方法,這無形當中,也訓練了一個人的心智和性格。

以前,我是一個很需要有聲音作伴的人。每天一起床或下課進房門,就會習慣性地打開收音機聽廣播或是放音樂,即使唸書,也習慣要有聲音在旁邊。直到22歲去英國遊學,一個人住在學校的單人房宿舍裡,沒有帶隨身聽的我,突然覺得夜晚的房間裡,異常的安靜,初期兩三天,相當地不習慣,不過也試著去享受這看起來很無聊的時間。在餐廳和朋友們用完晚餐、打完球回宿舍後,就是我一個人的時間。在物價和水電費相當貴的英國,趁著水電費全包的住宿機會,我每天幾乎都會在房門外的浴室泡上半小時以上的澡,再回房裡安靜的吃著從餐廳帶回來的水果,寫寫日記,仰望著窗外的天空,晚上九點多就入眠。在英國待了一個半月的我,這樣的日子才持續了兩週,回台灣後,心靈卻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平靜,當初要出國前的情傷,不知不覺地,竟好了一大半,無形中。

這是我第一次感覺到『寧靜』的力量,22歲。

在那一年之後,我變得相當懷念那段可以獨處的安靜時間,直到搬到台北工作生活,才又有可以和自己獨處的機會,雖然在國內和國外的情境完全無法相比,畢竟在台灣,有工作和生活的牽絆-手機、Email、網路等通訊方式,很難像國外那樣,可以一走就是一兩個月,能夠完全離開台灣的人事物,但我卻也學會為自己創造如同國外般的獨處氛圍。

若將人心比喻成一杯水,那麼當我們對外與人互動或接收外來資訊的各種行為(包括自己在家上MSN、通信或看電視)時,對我來說,就像是把一杯水拿到室外,會沾滿各種雜質、搖晃溢出,於是和自己相處的時間,就是讓混水沉澱平靜、變回清水的過程,而那些沉在水杯底的塵垢,正是獨處時所要處理的。也當然地,塵垢愈多愈厚,所需要的時間也就相對地愈久。

對外活動的白天時間,心會較浮躁,通常夜晚就會成了我沉澱與省思的時候,對我來說,還不算是真正的Quiet Time,因為我還是會在沉思的過程,邊上網、走路、開車、淋浴、吃東西、看電視、或整理房間,若心裡的灰塵很少的話。

但若灰塵積多了或心裡受傷了,我就必須徹底執行我慣有的Quite Time:在只開檯燈的暗房裡,拿出快變成年記的日記本,透過書寫的方式,整理混雜的思緒、記下心底的感受、傾聽自己的心聲,以第三者的角度檢視自己的困點,若傷口很深、心頭很亂,就必須得連續好幾天在睡前的夜晚,沒有音樂、電腦、電話和旁人的打擾,持續做相同的事,和自己對話,之後才能從外物書籍的協助下,慢慢找到盲點的源頭和解答。

若有足夠的時間和金錢,出國自助旅行仍是最好的選擇,畢竟有時候,人一離開了熟悉的環境,在空間和環境的轉換下,甚至就可以重換一杯水。

也許你自認為心裡沒有灰塵、也沒有傷口,但你長這麼大,卻不一定瞭解自己。


別小看Quiet Time 的力量,若每天花了三分之二的時間給別人,何不留一點時間,給會和你走一輩子的自己?



It's  time to do my quiet time again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arth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