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否找到自己的路,很簡單的指標就是:適合你的路,會走的開心!
若你不知道自己的興趣、喜好為何,所以不知要唸什麼科系、找什麼工作,請別太自責,也不要以為只有自己才會這樣,事實上,【摸索自己】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人生課題,只是亞洲的學生起步比其它國家的孩子晚,甚至沒有這樣的環境去教導/啟發我們,但是,當你點入此文章時,代表你已開始想關心自己的未來了。
這篇文章不是找到路的句點,而是逗號;只是分享,而不是教導;沒有標準答案,而是由你自己定案。
1. 發掘性向:
求學期-在成長過程中,若你的父母從小就會栽培你去學各項才藝,這將是個好機會,可以幫助你從中發掘自己的喜好、激發潛能或是確定哪項不是你所愛。同理,長大後,在學期間,請多選修、旁聽或接觸不同領域的課程、參加不同種類的課外活動。
求職期-若在求學期中大約擬出了自己性向的喜好,找工作時即可朝這些領域發展;若求職期間仍不清楚自己適合做什麼,可以先從有興趣的方向著手,為了讓自己的工作理想與現實環境間的距離拉近,實際地操作接觸,可以更加釐清自己對該工作的喜好與適任度;若有興趣的類別超過兩種,可以在業餘時間再去接觸第二類的工作,幫助自己能在更短的時間內,瞭解該領域的實務概況與個人的性向。
2.探索過程:
在發掘性向時,由於培養一種興趣需要一段時間的養成期,所以活動時間最好可以持續至少三個月至半年以上,你必須認真專心的投入,體察自己的心緒,才能在時間的沉澱蘊釀下,慢慢找出路的大方向。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,不要輕易否定你未曾嘗試的領域,先入為主的偏見,只會為自己扼殺掉許多潛在的可能性與機會。請在親身試過瞭解後,再去確認自己的喜好,並且在每項活動/工作結束後,問自己:『我為什麼喜歡/討厭它?』或是『哪些是我喜歡/討厭的部份?』藉由自我分析的過程,你才會更瞭解自己的人格特質,而從中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領域。
3. 興趣與工作前景之間的取捨:
以前,我曾問過長輩們這個問題,後來汲取些資訊以及自己工作了幾年後,發現答案都一樣,就是『興趣』第一。很多沒有在業界闖蕩過的父母,會和很多時下的世俗觀一樣,認為子女應該要選擇有未來性的工作。但是,在這不斷變遷的時代裡,沒有人可以保證五年十年後,何種產業會最夯,即使那領域最賺錢,倘若你的能力和興趣就是做不來,你每天的工作生活,也會過得相當的不快樂。工作佔了我們生命中三分之二的時間,若天天要自己與不喜歡的事物朝夕相處,你不但對生命的熱情會開始消退,也會開始思索生命的意義為何。
即使你的工作行業會存在一輩子,也不代表你可以賺一輩子的錢。Why?以長江後浪推前浪、人外有人的角度來看,要在一個領域裡,想要屹立不搖的保有這份工作或薪水,你就必須得不斷地精進自己,才不會被淘汰,因此,倘若你做了一份不喜歡的工作、每天都在等下班時間,那就更甭說你會在業餘時抽空進修自己,只會恨不得離開令你不開心的事物。
反之,若你是在做一份你有興趣的工作,那麼,你就不會想到要工作就心煩,每天的生活也會過得既充實又愉快,並且會更用心的想把它做得更好,當你對喜愛的事物充滿熱情時,你自然就會不斷地去鑽研、學習,當你做到廢寢忘食還渾然忘我時,專業力自然也就離頂尖出色不遠了。
4. 資源收集:
1) 請教師長-求學期間,多請教外聘老師們一些問題,因為他們已在業界工作,所以會更瞭解外面職場需要什麼樣的人才,也會分享他們對你目前唸這學校的整體評價之看法,這些都可以作為你在畢業前,如何提早準備自己的方向之參考。(建議至少找三位以上)
2) 請教長輩-若已工作後,可和已在業界打滾多年的長輩們談談自己的迷惑和掙扎,藉由過來人的經驗,他們會分享不同的觀點或看法,然後你可以再從中去思考。(建議至少找三位以上)
3)閱讀雜誌-為了更瞭解整個社會的動向和趨勢,可以養成每個月固定看一二十本商管類雜誌的習慣,由於雜誌大都會採訪許多知名的成功人士,而我們卻可能一輩子都沒機會與他們相見,因此透過閱讀,可以幫助你在短時間內汲取許多成功人士的智慧與人生見解,甚至在他們分享過來人的自身經驗和觀察時,正在困頓的你,可能就因此得到一盞明燈而豁然開朗了。另外,雜誌會時時幫你update 時下的概況與資訊,可以有助於你在自我充實的計劃上,做適時的增修調整。
4) 人力銀行- 平常多看人力求職銀行網站,看看你有興趣的領域,通常職缺需要什麼樣的徵才條件,這些可以作為你自我準備的方向。
當你在羨慕別人可以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時,那絕對不只是運氣。只要你肯花心思去探索瞭解你自己,一定也可以幫助自己找出一條會讓你走得開心的路,端視你為自己努力多少!
留言列表